今年4月初,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发布了一条捐赠新闻——一位浙大校友以女儿名字设立助学金,自2013年起连续100个月向浙大捐款。
他将一份18年的爱心捐赠,作为女儿18岁的成人礼,感动了无数人。
受这份爱与健康力量感染,近日,来自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一位EMBA在读研究生主动联系到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表示想以自己女儿的名字“唯遇”作为助学金名字,设立“浙江大学唯遇助学金”,将这份爱与“健康力量”不断传递下去。
2018年,唯遇和妈妈在紫金港校区图书馆门口
4月18日,唯遇小朋友在妈妈的带领下按下了自己的小手印,与学校签订了一份长达18年的捐赠协议,并用奶声奶气的声音“叮嘱”在浙大学习的哥哥姐姐:好好上学、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唯有遇见你,才是我一生的意义。这位浙大管院EMBA校友表示,作为母亲,这是她送给唯遇的一份珍贵的礼物;作为浙大学子,这是她对母校的一片感恩之心!
爱的薪火,代代传承
唯遇妈妈的善行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来源于家庭熏陶。
自幼时起,她的父母就常常力所能及地帮助一些家境困难的学子,资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父母的谆谆教导和身体力行,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颗爱的火种,恰逢学校125周年校庆,她就想通过这一形式让女儿感受爱、学会爱、表达爱、懂得爱。
她还说道:“如果未来唯遇小朋友有了弟弟妹妹,她将继续以同样的形式追加捐赠,如果以后捐助顺利,还将进行无限期捐赠,让这份爱不断延续下去……”
爱的教育,谆谆不倦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关于捐赠的初衷,唯遇妈妈表示,自己想为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除了捐赠助学金,她还以女儿的名义每月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赠爱心。
在课余时间,她还带着女儿前往贵州从江县等西部地区,为山区的学校捐赠课桌等物资,让孩子亲身参与爱心活动。她说:“现在山区孩子的物质条件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自己更想向他们传递的是一份精神力量,一份爱心,一份感恩。”
唯遇小朋友在贵州从江县宰便镇宰河小学
爱的意义,涓涓流淌
父母给孩子留下最珍贵的不是财富,而是爱与被爱的能力。
唯遇妈妈表示,自己和女儿跟浙大都很有缘分,想为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馈,也为女儿的未来留下一份期待。
唯遇小朋友从小陪伴着妈妈穿梭于紫金港、玉泉、西溪校区之间,她喜欢妈妈校园的风景,喜欢妈妈食堂的早餐,喜欢妈妈身边的同学,她感受着求是园的点点滴滴,在浙大的陪伴下茁壮成长。
蓦然回首,爱就在身旁。我们相信来自浙大管院EMBA校友的这份特殊“礼物”将在一位又一位求是学子的身上延续,灿若星辰,照亮更多人心中的善意,同时也让更多人将健康力量不断传递下去!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