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
诗”以喻文化,“远方”以喻旅游,
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远方”,
旅游也就更有“诗”意。
在物质生活高度充裕的当下,
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恰当其时。
“文旅融合”成为了时代的大趋势,
文化融入旅游,旅游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发展过程中相得益彰。
同时,文化的渗透性、创新性和无限延展性也放大了旅游产业本身的价值。
旅游一开始就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诗和远方本为一体。
“加入浙江大学文旅产业管理MBA项目,
做诗和远方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
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副所长周永广、浙江大学文旅产业管理MBA项目主任吕佳颖3月13日晚先后在文旅产业管理项目线上宣讲会上向浙江大学MBA文旅精英们介绍了未来的文旅产业趋势和文旅产业管理项目特色与优势。
01
精彩讲座视频回看
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Management
文旅产业趋势
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Management
文旅产业管理项目介绍及规划
02
“1+1>2”文旅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2018年文化部和旅游部合并以来,文旅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思维和国家战略。随着国人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和消费升级持续提质,以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为中心,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即将巨量释放,产业跨界融合赋能有望精准到位,而增加产业竞争力、释放融合红利也渐渐成为共识。大幕刚启,尽管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艰难险阻,但不难预见的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即将迎来“1+1>2”发展的春天。
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浙江大学推出国内首个顶级高校文旅产业管理MBA项目,立足中国国情,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依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商学+”的学科交叉平台和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的雄厚教学资源,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深谙中国国情,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引领文旅产业发展的商业健康力量。而文旅精英们也将从此重新起航,克服困难、突破瓶颈,共同努力推动和引领文旅产业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
03
未来文旅深度融合,载体创新促进文旅提质
从国家经营到市场主导,从文旅融合到质量提升,经过逾40年的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已经从“事业”升级为“产业”再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文旅逐渐成为生活刚需,但文旅模式百花初开,其产业增加值GDP占比仍有提升空间。2018年后,以文旅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文旅产业正在不断完善文化和旅游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建设,努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今年第一季度的文化和旅游业受到重创,不过线上旅游、在线项目则逆势上扬。如果短期内疫情得到彻底控制,乡村游、自驾游、研学、户外项目等或于今年夏季开始复苏。”周永广说,未来国家文化公园、品质旅游、旅游扶贫、旅游演艺、乡村民宿、主题饭店等仍是文旅部工作重点,中长期而言这些领域的项目均大有可为,有望成为文旅提质的试点方向。
此外,今年2月底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重点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丰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改善入境旅游与购物环境,创新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模式。周永广认为,文化旅游产品是文旅融合的主要载体,亟待丰富、创新和完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以下几个载体板块是近期的重要抓手:
推动重点城市加快文化休闲街区、艺术街区、特色书店、剧场群、文化娱乐场所群等建设,发展集合多种业态的消费集聚区;
培育新型文化和旅游业态,鼓励博物馆游、科技旅游、民俗游等文化体验游,开发一批适应境内外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旅游演艺及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创意旅游商品;
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入境海岛游、近海旅游、乡村旅游、冰雪游、历史古都文化游等特色旅游;
加快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和实验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