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当森林起火、各类自然灾害迎面而来,
人们终于开始意识到
保护自然与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然而日常生活中依然少有人“行动”,
因为一些人认为
自己能做的微乎其微,
以己之力根本不能改变什么;
而一些人则忙于工作学习生活,
根本无暇思考践行社会责任。
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之后,
浙江大学MBA校友周冬临
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直到遭遇了一次严重事故,
在病房里躺了半年之久的周冬临,
在出院后逐渐找回自我,
并与朋友联合创立SKW觅迹自然机构,
决心要通过野外调查、救助和生态摄影
唤起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MBA校友、SKW觅迹自然机构联合创始人周冬临
周冬临为何突然要去做这些事情?
她是怎样依靠镜头
保护自然和野生动物的?
作为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
她有着怎样的摄影作品观?
在今年5月举行的
2020年自然保护职业发展分享会上,
浙大管院MBA校友周冬临娓娓道来。
演讲实录
(以下整理自现场演讲,有删节,整理人:Phoenix)
观点一
“我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对我来说,人生像是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时候,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希望让家长高兴一点,考试考满分、在学校当个学生干部、考一个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等。但其实很多时候并不代表自己高兴,而是希望让他人高兴。
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甚至到毕业之后,我都停留在这个阶段。但我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需要什么、什么才是我内心真正追求的。
我每天都过着匆匆忙忙的,因为当时从事地产行业,每天早出晚归,周末都得加班。所以那时候,我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直到有一天,为了赶着去开会,我出了一场非常严重的事故,因此差一点残废。
我的生命突然“宕机”了!我一动不动地在病房躺了半年之久,当我从ICU里出来时便开始思考:假如这一刻我挂掉了,我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什么?
正是从那时起,我开启了人生中的第二个阶段——为自己而活。
那次事故让我得以检阅自己的过往和未来,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仗剑天涯,去了解地球上各个地方;小时候还特别喜欢看《动物世界》《人与自然》和BBC的自然纪录片,所以想朝这方面去努力。
4年前,我终于走上了自然摄影师的道路,也逐渐开启了人生中的第三个阶段——希望除了用摄影取悦自己的感官和内心之外,还能留下一点东西,对周边产生影响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和朋友创立SKW觅迹自然的原因。
我们能给周边的人带来多少正能量?相信很多人都思考过,但并没有去做,而这就是我目前努力的方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保护野生动物与环境,对这个世界有点贡献。
观点二
“行善的道路上,1永远大于0”
我的作品观,一句话概括——走的路越多,越喜欢赤足奔跑。
我喜欢在原生态、无束缚地状态去拍这些动物,去观察它们的世界中的友情、爱情、战争、亲情。我更喜欢没有伪装,也没有诱拍、摆拍等任何人为因素的拍摄。
想给大家赏析的第一幅作品是花海里的狮子。一提到非洲,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干旱缺水,很少联想到它也会有花的海洋。所以我就会想,狮子在花海里会有什么表现,它们心里会想些什么?
花海中的少女狮
好的作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拍到了别人拍不到的东西”,比如别人拍非洲都是拍草,但是你拍到了花海,这就是题材新颖;
第二类是“拍出了别人拍不出的东西”,这一方面表现在技术上,比如同样拍天鹅,有些人只能拍出静止的状态,但有些人会拍出天鹅在空中飞过的痕迹;另一方面表现在独特的观察,万物皆有灵性,动物也有它的喜怒哀乐,在拍摄中去研究和观察它们细致入微的表情,就有机会拍出别人拍不出的东西。
这幅作品拍摄的就是花海中的一只少女狮在闻这些花,看它在嗅这些花,加以拟人化的想象,就可以通过作品与大家沟通。
第二张作品是大雨中吮吸花蜜的蜂鸟,这是在哥斯达黎加的阿雷纳火山拍的,不是诱拍或摆拍。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