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年龄与智商并不一定成反比,结果将是最好的回报!”这是2018级浙大MBA创客班(深圳)冯晓军入学时为考生们做分享时说的一句励志口号。他在分享中说:“作为远离课堂十三余年的学渣,鼓足勇气,重拾书本,挑战自己,苦练内功,旨在远离喧嚣与浮躁,正视自己的不足,督促自己静下心来持续潜心学习,勤能补拙以持续提升,才有可能跟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时光飞逝,今年3月,他已经身着学位服,成了浙大MBA毕业生中的一员。他曾说,进入浙江大学MBA是一段新的征程、新的未来。如今,踏出浙江大学校门的他,将迎来他人生又一段崭新的旅程!
他为学弟、学妹们提出了12条“黄金箴言”,与浙大MBA“求是之子”们分享。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2021年春,疫情复燃之后终归平静,恰逢求是园樱花盛开,草长莺飞,花红柳绿。伴随着浙江大学新年里春季毕业典礼号角吹响,我终于如愿以偿从浙大硕士毕业了。可喜可贺!
回顾期间历程,百般滋味。自2017年3月外派回国时起,从备考到毕业,弹指一挥间,四年时光悄然而过。一年备考,三载耕读。多少个日夜与周末,多少光阴的故事,我与同伴们奔波于家、课堂、学校之间,躬耕苦读,奋笔驰书,只为圆心中曾有的一个梦。正如所言: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数载艰辛耕耘,一朝抵达彼岸,期间两次获得浙大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3月30日,作为浙大深圳中心本届本班第一个顺利毕业的同学,在收获浙大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学位证及档案袋那一刻,心情自然轻松而喜悦。
然而,毕业临别,漫步于浙大校园中,脑海耳际萦绕着竺可桢老校长的那句话:“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自然第一个问题不难,于我而言,求学求知求师友,更新知识体系,提升理论水平,提高学历学位层次,开阔视野拓宽人脉等诸如此类等等。但对于第二个问题,不免惭愧,原来对自己未来的定格和画像如此模糊?有人曾言,其实人最难认知和看清的就是自己,莫不如是。简要回顾自身十七年来的工作历程,懵懵懂懂中奔波劳碌,旨在成家立业、养家糊口,尽一份成人的责任和义务,诚然此并无不妥。但倘若以老校长之言,来审视自我,的确差距很大。
对自我缺乏足够远大的理想和胸怀,对自己的人生未来并无清晰的规划蓝图,对未来事业和目标追求并没有足够审慎和深度的设想……纵古人云:君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今借此言以鉴我身,差矣,差矣!未免彷徨失措,愧对老校长的发心期待与勉励。假使再回顾起竺可桢老校长对于大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其曾言:“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复以其言再审吾身,可谓无地自容,泯然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