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7日的推送中,“法大分院帽”为报考法大的学子介绍了四大“法学院”,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社会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科学技术教学部等8个招生学院的介绍,希望对各位学子填报志愿有所帮助。
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学院介绍(二)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组建的政治系,经过30年的发展,学院围绕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和公共事务治理已形成较完备的学科专业体系,已成为国内政治学、公共管理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拥有北京市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北京市二级学科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3个。学院拥有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7个博士点和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国际关系等10个硕士点以及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MPA)。学院现有本科专业4个,各层次在校学生1300余人。学院注重国际化办学,与法国波尔多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国际城市管理协会(ICMA)开展了深度合作,共建了学术机构和学生交换培养、短期交流平台。
学院现设政治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国际政治4个系,拥有一支学术造诣深厚、教书育人成果突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教授29人,副教授24人。学院现有二级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17人。学院教师在全国性学术组织具有较大影响,担任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政治学科及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各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3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校名师、北京市师德标兵10余人。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具有政治学、管理学、法学复合型知识结构,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政治分析能力、公共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毕业生就业主要到各级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外交外事、新闻媒体、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机构工作。同时,近三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到境外、国外名校留学深造。
【商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依托1995年设立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于2002 年在整合我校经济、管理和法学师资及教学资源基础上正式组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是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的正式会员,拥有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3 个一级学科,设有1个世界经济博士点,13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1个工商管理(MBA) 专业硕士点,以及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商务等3 个本科专业,金融工程(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1个实验班。
2017年,商学院作为中国政法大学教学改革创新试点单位,组建了首届商学院理事会,聘请孔丹、邵宁、王健林、张瑞敏、余永定、洪磊、蔡鄂生、贺强、张大中等著名企业家和经济学家担任理事。同时,商学院依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优势,对原有院所体系进行了全面整合,明确提出了“一主两翼”的发展方向以及“一主两翼,协同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一主两翼”即以工商管理和经济学为主导,以法商管理和融商管理为“两翼”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六系一所一中心”的新学科体系:“六系”为工商管理系、经济系、法商系、资本金融系、财务会计系、国际商务系,其中法商系和资本金融系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所独创;“一所”即企业史研究所;“一中心”即MBA教育中心。商学院还设有10个非在编科研机构和3 个专业实验室。商学院现任院长刘纪鹏,二级教授、博导,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资本金融学奠基人,全国人大《证券法》、《国有资产法》、《期货交易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修改组和起草组成员,是我国著名股份制和公司问题专家。
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24 人,副教授23 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6%,具有国外留学或进修经历的教师占72%。近5年来共获得70项国家级、省部级和重要的横向课题。商学院全日制在校生共1808人,其中本科生1052人,学术型研究生144人,MBA专业硕士437人。
商学院毕业生具有经商、法商和融商相结合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就业质量高,历年就业率本科生为97%,研究生为99%。近半数本科毕业生保送或考取本校及其他国内一流高校的研究生,以及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知名高校继续深造。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及国内外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