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总体的面试形式与场景,与去年差异不大,大多数考场采用4+1的黄金配置(4位男考官+1位女考官)。 但是据我所收集的信息看,相较于去年,今年的年轻考官(35-40岁)比例较以往有所提升。 本以为少壮派的崛起,会让面试变得更加刚烈,但现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较往年来讲,压力面试的比例并没有降低,但形势更加险峻,“咄咄逼人”式的压力较少出现,更多的是“温柔一刀”、“化骨绵掌”式的陷阱,看似和蔼的问答却已开始在内部瓦解考生建立的逻辑支点,当你意识到的时候只能虎躯一震,为时已晚,可谓道道都是送命题。 在内容方面,可能是受申请材料内容的调整(申请材料中去掉了职业规划题),今年较少出现跟职业规划相关的问题,和职业背景相关的问题仍然占绝对主导位置,而且今年挖得更深、更细,更多的要跟管理认知建议连接。 宏观问题的数量略有增加,但边界基本控制在考生相关企业或行业环境,时事政治基本没有。 对于应对策略方面,引用朱升给朱元璋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面试时回答问题要精准,切勿急于求成,懂得积累优势,厚积薄发。 尤其是在面试初期,做到既精简又准确,让老师能够快速找到聊天的支点,却又不会因为冗余信息而导致被压力面试。 而对于自身的优势也不用太急于表达,大多数情况下,面试考官会进行深挖,在合适的时机抛出事先准备的“自身优势体系”,此刻,坐等导师为你转身。 另外,要具备一些基础的管理学知识,这可以有效的帮助你提炼管理认知类问题,就好像同是一抹夕阳,你却可以说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瞬间感觉黄袍加身,金身护体。 申请是一场竞争赛,首先要摸清自己在平均水平中位于什么层次,分清自己的申请优势项是什么,劣势是什么? 备考开始前我先在小红书上找到博雅汇MBA的老师做了一个免费的背景评估,评估之后我对自己也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 此处!建议大家正式申请前可以先做个背景评估,定位好自己的优劣项和成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