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的时候,我打算报考MBA,我报考的原因很直白,希望能够系统化的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和金融理论,在增加自己的职场竞争力的同时也拓展自己的人际圈子。 申请是一场竞争赛,首先要摸清自己在平均水平中位于什么层次,分清自己的申请优势项是什么,劣势是什么? 备考开始前我先在小红书上找到博雅汇MBA的老师做了一个免费的背景评估,评估之后我对自己也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 此处!建议大家正式申请前可以先做个背景评估,定位好自己的优劣项和成功几率。 考虑到工作非常忙,我计划选择一家专业的MBA培训机构帮助自己更高效的备考。在与博雅汇MBA的老师沟通后,我选择了中央财经大学的MBA。 做了这些准备后我带着去第一次拜访企业的心情去参加面试,想象对面坐的都是自己要说服并且打算长期合作的会员企业。 面试前,王老师都鼓励我别紧张,相信自己很优秀。因为有了前面充分的准备,小组面试我以沉稳的心情控制自己的语速,尽量让自己以冷静的状态在一群紧张的同学中呈现出考官希望看到的状态。 同时注意了自己阐述问题的框架性,少说空话废话,点出案例问题的要点,也争取到发言的机会。整体表现感觉不错。个人面试非常顺利,英文面试因为做了充足的准备,虽然遇到的问题和准备的不一样,但是灵活机变之下也算是顺利过关。 转眼到了7月,材料申请进入了最后的准备阶段。 面对提前面试里的种种问题,一开始我没有什么头绪。我尝试着先思考了一遍,然后和博雅汇MBA的王老师通了电话。 这一次通话里,老师结合之前我提供的行业介绍、职业规划、个人简历,再次详细的询问了我的经历,帮助我挖掘自身的优势,确定了材料书写的核心角度和方向。这让我写材料更加有底气了。 到了真正开始写的时候,我遇到第一个难题,就是怎么结合自身经历更好的回答问题。克服这一点,没有别的捷径,还是老师之前说的,MBA考试是一次梳理自我的过程,我是谁,我为什么要考MBA,我过往的经历里哪些是亮点,哪些能说明自己的能力。博雅汇MBA课程里的“材料书写”课也启发了我的思路。
材料提交一周后,我第一时间收到了博雅汇MBA老师的祝贺微信,我通过了材料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