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学季,我们中国传媒大学MBA的公益活动也来到了新起点。但在开始之前我必须分享一个沉痛的数据:
2013-2017年,我国仅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就有1779 起,受害人超过3174人,但公开案件仅是冰山一角;
而在2013-2016年,全国法院审结性侵儿童案10782起,平均每天超过7名儿童被傷害,而这可能只占实发案件的1/7 。
性侵的事件不只是发生在新闻里。性侵的程度有轻有重,我们身边都有过,在网络儿童色情逐渐泛滥和儿童猥亵事件频发的当下,作为家长,乃至一个社会的成年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01
2013年6月1日,全国各地百名女记者联合京华时报社、凤凰网公益频道、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及中青公益频道等媒体单位发起“女童保护”公益项目。
2015年7月6日,女童保护升级为专项基金,设立在「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下。
2018年3月,“女童保护”团队成立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非公募),公开募捐并继续与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合作。
女童保护基金以“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
02
做公益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专业知识来支撑。“女童保护”的儿童防性侵教案,从拟定初稿,到儿童性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工作学、教育学、法学等多个领域专家修改,耗费半年时间,到目前为止,已经修订了54次。
目前,“女童保护”防性侵教育小学标准教案、家长版教案已获国家版权局登记证书,两个版本的防性侵手册已经出炉并大量投入使用。
(登记号:国作登字-2017-L-00386580、国作登字-2017-L-00386581)
女童保护设立了标准化的讲师培训考核及管理机制,并在全国各地招收、培训和审核有潜力的“讲师”
(成为女童保护的志愿者讲师需要经过“申请—评估—签署承诺—培训—考核”等严格的流程)
同时,女童保护积极与各地官方部门合作,培训当地教师。目前,总签约199个合作团队,有官方背景的合作团队达29个 。
目前,女童保护考核通过5000+讲师,数十万志愿者,足迹遍布30个省份。 截止目前已覆盖儿童超过233万人,覆盖家长超过50万人, 并对儿童和教师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媒体公开报道的案例,形成独立的调研报告。
性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体系里颇为敏感的领域,但在现代社会却显得尤为重要且必要,我们应该揭掉“朦胧的面纱”,用最科学的方式为孩子、家长乃至社会,普及正确的性观念,防范孩子受到心灵或身体上的伤害。
3月2日,2018年“女童保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聚焦儿童保护问题,呼吁促进儿童防性侵机制建设,推动相关法律和制度的完善。座谈会上,“女童保护”发布了《“女童保护”2017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
03
随着社会对“儿童防性侵”领域的不断关注,「女童保护」的积极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
2018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院MBA联合会」与「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北京MBA联盟」将联合「女童保护」,展开一系列的公益合作,在媒体报道、机构志愿者参与以及讲师招募等方面提供积极的公益服务支持。
同时,我们此次公益活动受到了「北京MBA联盟」的大力支持,他们会将公益活动的影响力辐射至北京各高校的商学院精英,最终带来更大的传播声量。
此外,女童保护的团队也渴望“筹”到更多人才。因为防性侵教育,不仅关乎孩子安全,更关乎整个社会文化的改变。
如果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无论是地方妇联、团委、教育局等官方部门,还是地方社会组织,或企业,或是热心并能坚持的爱心人士
都欢迎各位联系「女童保护」团队,联系邮箱nvtongbh@163.com,与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
中国传媒大学MBA成立于2009年,率先开办了国内首个以“文化传媒”为特色的MBA教育项目,着力培养国家和社会急需的“懂文化传媒,善经营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中国传媒大学独具文化传媒特色的MBA项目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成为国内最具办学特色和影响力的MBA项目。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工艺管经法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建校60多年来,学校致力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