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结束美西的两天游学行程之后,2017秋季美国国际课程学习团从旧金山乘坐飞机飞往纽约。进行了纽约的文化参访之旅,同时参观了著名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斯坦利。 帝国大厦电梯间顶部的显示屏以及形象片既还原了帝国大厦的建造过程,让参访者用短短的一分钟伴随着帝国大厦走过那悠久的历史。摩根斯坦利提供给客户的每日新闻简报,不光是新闻资讯,同时也是资本市场表现的晴雨表。西点军校的推荐制入学制度以及30%的淘汰率使得每一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足够优秀,而军校生活的森严纪律和集体行动的要求从点滴增加学员的军事素养,同时也印证了西点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 10月3日,学习团前往耶鲁大学,进行为期3天的深度学习。校方贴心的安排,耶鲁大学的应届本科同学带领着同学们,穿过历史悠久的校园。耶鲁大学的哥特式风格建筑群,多为20世纪初建造,大量的浮雕都展现了当时的大学生活。学校里的很多现代建筑基本都是出于大师之手。管理学院地处校区边缘,结构自然采光节能等功能需求不在话下,又在细节上体现设计感,在艺术品中上课,讨论和学习。 “耶鲁模型”保证耶鲁基金资产配置的有效赢利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张小虎教授介绍了资产配置理论及多种证券间的资产配置方法。运用均值-方差分析理论,张教授详细分析了“耶鲁模型”的实际操作,包括对冲基金、美国股票、债券现金、国外股票、杠杆收购、自然资源投资、房地产投资、风险资本的耶鲁基金会资产配置架构,让学员发现耶鲁基金会高收益、稳收益的秘诀。 “朋友圈”展示不同领导人不同的领导力特征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高管项目的高级副院长Jeffrey Sonnenfeld教授向每一位交大美国学习团学员赠送了他所著的《浴火重生——杰出领导者如何走出职场灾难》一书,并附上亲笔签名。他以发生在秘鲁的日本大使馆人质劫持案为例,分析整个案件的发展走向以及当中秘鲁领导人的决策及压力,体现杰出领导者在危难时刻的领导能力的重要性。Sonnenfeld教授还展示了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微软总裁比尔盖茨、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中国BAT的领导者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在内的他的商界、政界的好朋友,并对他们的性格和领导力特征做出评价。 “SMART”组织路径应用于实证管理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K.Sudhir教授指出“3V”——数量(Volume)、速度(Velocity)以及种类(Variety)使得给予实证的管理成为可能。从数据中获取价值,不光是需要描述型分析,更加重要的是预测型分析和对策型分析。SMART组织路径——S战略、M测量、A分析、R结果、T转变,首先要制定大数据研究的战略是什么,而后收集并分析数据,最后应用于实证管理。 “DaDaDa” 浅显易懂地解释了什么是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一个非常难解释的概念,这个度到底在哪里?Daylian M.Cain教授用一个发出“GaGaGa”嘴形,加上“BaBaBa”的声音,而我们在场的人大脑都得到了“DaDaDa”解读的事例。这样的情形很好地解释了大多数人意识是有偏差的,自我欺骗是立即见效的。作为一个领导者,团队在做决策的时候,不要一口气做很多事情,应该着重思考一个方面。同时,需要让成员的思考与具体决定分开,反对的意见会促进更好地决策。 “决策模型”指导我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决策方法选择 有效决策的标准在于:1、决策质量2、实施3、成本4、培养能力。Marissa.King教授将时间驱动模型和培养驱动模型介绍给学员们,帮助大家采取正确的决策方法,从而领导团队高效运转,一起合作完成伟大事情。每一位学员还收到了一份基于30个领导力案例测试的个人领导力风格分析报告,并得到了相应的领导力提升建议。 “棉花糖塔”教会我们失败中学习的创新思路 18分钟搭建一个由意大利面、胶带、绳子和棉花糖组成的塔,这是Olav Sorenson教授在课程中让所有学员完成的小游戏。这个游戏做得好的首先是建筑师,其次就是孩子。孩子们做得好的关键在于运用“建造-测试-建造-测试-建造-测试-建造”的流程。在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尝试,要牢记失败中包含着很重要的信息,不要光想着失败是成本。创新需要考虑精确性,创新周期,顺序与平行以及成本,要有设计思维的方法。 “标普500”中75%的公司将在15年之后被取代 Richard N.Foster教授是麦肯锡荣誉董事。在《快速变化时代的管理》课程中,他通过讲述美国资本市场的变化史,标准普尔500中,75%的公司将在15年后被从未听过的公司所取代。传达一个观念:没有公司能做到一直比所属市场更具创新性。运营、控制、创造、淘汰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注重的环节。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需要注重公司治理,舍弃市场表现不佳的部门,并购新的有竞争力的项目,转变公司结构,取得持续增长。 “肥胖”的传播证明人类网络具有一致的结构 肥胖、吸烟、幸福、孤单、沮丧等等一系列实验表明,无论你种下什么种子,都会扩散出去。Nicholas A.Christakis教授在《连接》课程中,展示了多项科学研究的成果。在线网络互动必须是真实的,或者感觉是真实的;某件事情必须和其他人具有共同利益关系;不光需要领导者,还需要找到领袖的追随者。而在干预社交网络的方法上,连接着重于改变结构;传染需要改变流向;位置的改变也会干预到社交网络。通过对流行感冒的传染研究,群体当中的核心成员会在更早时间受到感染,我们需要关注核心人员,建立早期预警系统,也会从核心人员处发现流行趋势。 10月7日游学团来到了具有最多学校的波士顿,参访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MIT),MIT学习氛围很浓,一群学生忽然发现一个好的想法,立马趴在地上进行讨论,充分体现了校训“Mind and Hand”。 10月9日,2017年秋季美国游学团满载着同学们的收获成果,顺利抵达上海。 游学感悟 杨定前(16春1班):十三天的秋季美国游学,我们:飞了最远的路,组了最多人数的团,逛了最多的名校,见了最多的国外教授,听了最密集的课程,和家人分别了最长的时间……这一路走来:从“自由之风劲吹”的斯坦福,到“更要与真理为友”的哈佛;从充满年轻身影的谷歌餐厅,到庄严高耸的耶鲁哥特式建筑;从炮口向下埋藏的西点军校内战纪念碑,到MIT旁月色下静静流淌的查尔斯河;从草坪上灵动的松鼠,到结业晚宴上的阿卡贝拉合唱表演…… 许多次的惊喜与感动!当然,更重要的就是教授们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技术成熟度曲线、硅谷创新、定性投资和量化投资、麦格克效应、大数据、领导决策模型、领导魅力的由来、棉花糖游戏、创新性破坏、病毒式的网络传播,等等。我想,这些名校的光环不仅来自于那些古老的见证和记录,也不仅来自于智慧的天赋和青春的气息,更多的来自于他们求真务实执着审慎的态度、勤勉自由的思考洞悉繁杂的能力、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无疑,我们收获菲浅、教益良多!愿这样的时代值得我们拥有。 宋雅辉(16春2班):这是一支由50、60、70、80后集结而成的交大EMBA队伍,穿梭有创新精神的硅谷,游历了美国4所最顶级的名校:斯坦福,西点军校,耶鲁,哈佛。从中国到美国,从西海岸到东海岸,绕地球飞行一圈。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我们都齐全了。第一站:硅谷。在这个世界最成功的地方,听到最多的词却是“失败”。无论是斯坦福的顶级教授,还是地道的硅谷科技男,都在反反复复地提到“失败”。他们是最倡导创新,但也最正视失败的人。并且“推崇”失败,他们认为越早的失败越好,越廉价的失败越好。第二站:耶鲁大学。当面临一个你认为可行的决策时,需要有以下几个动作: 第一、你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这个决策会出错?”想清楚之后再去行动,因为你的想法会决定你最终的判断。第二、你要带领整个团队一起提问“有什么事情可能会出错”。在耶鲁的最后一天,邂逅了本次行程最激动人心的课程——麦肯锡荣誉博士、麦肯锡全球知识共享负责人、已经70高龄的Richard教授带来的《创新.失败者的学习》。在美国游学的日子,游学团非常深刻地咀嚼了一番 “创新”的本质。创新是经济发展、基业长青的唯一事实。 经济本身是不会发展的,因为经济是简单的循环往复的。比如说农业社会1000年也没有发展,但是因为蒸汽机的出现社会一下子就发展了,所以只有经济以外的现象“创新”才能推动经济发展。一切创新从开拓视野开始,与其说是这一场游学之旅,不如说是一场“升维”之旅。 张俊鹏(16春3班):交大安泰EMBA组织的美国游学时间从9月28日至10月9日。本着了解、探索、学习的心态,历经14天的洗礼。通过在旧金山斯坦福、纽黑文耶鲁大学、波士顿哈佛大学的学习使我们受益匪浅。其中在耶鲁学习了领导力,破坏性创新,社会大连接等课程,开拓视野,融会贯通,醍醐灌顶。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往往会有不同的景色,最深的感悟。但不管是眼前的美景,还是走过的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亲身感受并心里体会到的韵味。游学是一个“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过程。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像是游学一样,当你做出决定并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 何妮(16春4班):从崇尚“自由之风”的斯坦福到“责任、国家、荣誉”并重的西点,再到追求“真知与光明”耶鲁,一路游学走来感悟颇多...正如“红后定律”启示我们的:你必须努力奔跑,才能保持在原地! 陈红军(15秋3班):耶鲁的学习无疑是一段非常美好的记忆,领导力、破坏性创新、全球理财、社会学连接、全球企业发展趋势和创新变局,每一门课程耶鲁大师级教授都给出自己的经典基础研究和实战经验总结,脑洞在不断打开。授证书晚宴上,耶鲁大学的学生小伙伴们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自由和活力。耶鲁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也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耶鲁的校园和环境感受到了其深厚的文化历史和沉淀,每天早上起来漫步在校园,松鼠和鸟在自由自在的活动,让人心情无比愉悦和自在。
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