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莫言、王安忆、严歌苓、阎连科、余华……这些当代文学史上闪亮的作家,都曾提及陈思和对他们的影响。陈思和是当代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发掘了诸多新人,推动了中国近30年当代文学的发展。
新时期文学奠基人陈思和,他的影响力深入整个中国文坛
“一个知识分子,如果对当代生活没有激情,没有热望,没有痛苦,没有难言的隐衷,那么,他的知识,他的学问,他的才华,都会成为一些零星而没有生命力的碎片;文学研究虽然不同于文学创作,但在冷静的学术研究背后,仍然需要精神上的热情支持。”——陈思和
他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投射进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传统中
就像陈思和教授自己所说的那样,他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投射进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传统中。从学者、文学评论家、出版人到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再到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他尽自己所有能量来实践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
陈思和与王安忆一同参加读者见面活动。
从青春到白发,陈思和对文学的那份热爱从不曾减退过。读大学期间,复旦的学术气氛促使陈思和与李辉合作研究巴金,形成了新的人格理想的追求。1986年出版第一部学术专著巴金论稿(与李辉合著),对巴金早期思想作出较全面地论述,以后陆续出版巴金研究著作《人格的发展——巴金传》《巴金研究的回顾与瞻望》等。早在1988年,陈思和与王晓明在《上海文论》开设“重写文学史”专栏,开启了重写文学史的进程,才有了内地对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等新民主主义理论框架之外的作家的重新发现,推动了一个时代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陈思和也被誉为“新时期”文学秩序的奠基者。
他的推荐点亮了文坛上一连串闪耀的星:莫言、王安忆、严歌苓、阎连科、余华、韩寒……
莫言、王安忆、严歌苓、阎连科、余华……这些当代文学史上闪亮的作家,都曾提及陈思和对他们的影响。陈思和是当代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发掘了诸多新人,推动了中国近30年当代文学的发展。他把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的关系称为“相互较劲、相互成长”,他是莫言参评诺奖的推荐人之一;他力主王安忆引进复旦大学开设文学写作课程。二十年前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错过复赛通知,陈思和出于惜才直言,才让他获得补考的机会。试想,如果当年没有陈思和的建议,又何来韩寒的横空出世和随后十几年的新世纪中国青春文学?
他的研究和批评,融深厚学养和现实关怀于一炉,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在研究界和批评界就有着持续和强有力的影响。他相继提出的一些具有原创性的学术概念和理论,如“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观”“重写文学史”“民间理论”“潜在写作”“岗位意识”“先锋与常态”“共名与无名”以及“世界性因素”等,在学术界有广泛的声誉,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总是在实践中传播真正的人文精神,用跨越的思维作出现代文学学科的新顶层设计
陈老师从来不是端坐在书斋中的学者,他总是在实践中体现、传播真正的人文精神。1995年,陈老师参与策划了“火凤凰文库”,从朋友那里拉来赞助资金,选出上海一批青年学者作为作者。当时推出的学界新人,如郜元宝、张新颖、胡河清、罗岗、薛毅等,几乎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文学研究界的中坚力量。“火凤凰”基本都是他们的第一本学术著作,在文化萧条的年代里承传、接续、散播了精神能量。
在文学史研究中,陈思和主张打通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分界,将二十世纪文学视为一个整体。九十年代以来,他在学术研究领域相继提出“当代文学中的战争文化心理”、“民间文化形态”“共名与无名”“文学史上的潜在写作”等系列文学史理论,来重新解读文学史,在人文学科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为现代文学学科研究擘划出新的顶层设计。
回到20世纪文学的开端,作为中国20世纪第一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命运。今天它还能留给中国人什么样的思考?五四运动百年之际,4月12日,听陈思和讲述“百年五四:先锋文化·士的精神”。
“作为中国20世纪第一次
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五四运动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命运。
在已经走上改革开放道路的今天,
它还能留给中国人什么样的思考?”
2019年度第5期,总第67期
讲座主题
百年五四:士的精神·先锋文化
时 间
2019年4月12日(周五)
17:45-19:45
地 点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李达三楼105教室
主 讲 嘉 宾
- 陈思和 -
复旦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2005年教育部聘为人文学科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上海作协副主席。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
著有《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全国第一届比较文学优秀图书一等奖)、《新文学整体观续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陈思和自选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获全国普通高校教材一等奖,根据其课堂讲义修订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获2004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2018年,《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
直 播 通 道
EMBA学生校友届时可通过E助手人文商道讲堂栏、官微直播大厅栏收看讲座直播
微信收看直播路径如下:
作为对管理学专业课程的补充,复旦大学EMBA“君子知道”人文商道讲堂秉承“商道人文,融汇贯通”的目标,汲取海派商业文化的精髓和中外人文科技的智慧,让学生从人文中汲取力量,不流于俗,拥有大智慧、大视野、大情怀,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中,把握现状并预测发展趋势。
“君子知道”人文商道讲堂现有商道致用、无用之用、时尽其用三大系列,依托复旦大学强大的名师资源,目前已邀请葛剑雄、陈思和、沈志华、许纪霖、吴晓明、哈继铭等名家为EMBA学生校友分享商道、人文和政经等热门话题,内容遍及历史、哲学、文艺、科技、前沿学科和时事观察等各个方面。
2002年国内首批获国家批准开办的中文EMBA学位教育项目
商道人文融汇贯通,以致胜之道育将帅之才
为企业决策层传授全球领先的管理思想,为校友搭建高端交互平台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