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原计划3月份召开的万科股东大会,将有很大概率延期举行。
要知道,此次万科股东大会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现任万科董事会包括王石、郁亮等11名董事即将到任,面临改选。接下来万科大权究竟“花落谁家”,一夜间竟成为业界内外的关注焦点。
近日,复旦管院的唐跃军老师公开了多封2015年12月21-22日与学生就宝万股权之争的邮件讨论,师生观点碰撞,精彩启发不断,与这个商业大事件一样“大有看头”!
邮件发送时间:
2015-12-21 15:23:44 (星期一)
学生A
老师:这个新闻(宝能万科之争),你关注了吗,你怎么评价?我个人觉得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层,才是真的恶人先告状。不过在这场游戏中,中小股东,真的会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吗?
邮件发送时间:2015-12-21 17:38:58 (星期一)
唐老师:
收到,一直被刷屏,不关注都不行啊。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如果在美国,个人毫无疑问会选择支持姚振华,因为这是严刑峻法下、市场机制的选择。不过,在中国,个人选择支持王石及其团队。理由如下:
(1)姚振华的能力和经历主要在于资本运作和政商关系,而不在于实业经营和管理,个人不认为他可以将万科经营好、甚至经营得更好,这将导致资源错配,降低市场效率;
(2)姚振华说“相信市场的力量”,在严刑峻法、市场机制较为完善的美国可以这么说,在政府主导的以关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不过是披着“市场”的外衣玩弄资本游戏而已;
(3)金融需要立足与服务实体经济,如果不是,个人认为是投机而非投资,姚振华的行为及其资金来源更倾向于是投机(虽然这种“投机”掩盖在中国不健全的市场机制之下,亦没有触碰中国远未达到“严刑峻法”的法制环境),投机行为的命运在历史长河中始终是短期、短命的,于大局无利却有损;
(4)如果姚振华愿意安静、纯粹地做股东,个人觉得并无不妥。但是根据相关信息,姚振华的“想法”非常多,而中国的法制环境、市场机制、公司治理等尚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和制衡,这将导致姚振华入主之后可能损害其他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5)做事、做企业,最终都是做人,要想长远必靠人品,根据所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在人品方面王石似乎稍好于姚振华。
另外,如果“游戏”陷入焦灼,中小股东是有可能成为“关键先生”的,王石方面已经展开舆论攻势,目前总体占优。
邮件发送时间:
2015-12-22 10:40:35 (星期二),学生A
学生A
从早年王石的发迹来看,也是充满争议的,尤其他还信誓旦旦的讲“个人奋斗”,让人很是不屑,比起姚老板,手段更高明罢了。所以,万科成也王石,败也王石。
邮件发送时间:2015-12-22 17:00:50 (星期二)
唐老师:
首先,在政府主导的以关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商人有原罪实在是太正常了;
其次,发迹、成长、成熟……是不同的阶段,有一般的原罪也许可以原谅,但发迹之后务必要转型,不能持续地仰赖政府和关系,要逐步走向市场和规则。
邮件发送时间:
2015-12-22 10:40:35 (星期二),学生A
学生A
对郁亮的不信任,以及毛大庆的离开,这些事件都透露出王石其实也没把“心思”放在万科未来的发展上,没有接班人,否则股价也不会这样。
邮件发送时间:2015-12-22 17:00:50 (星期二)
唐老师:
关于“郁亮”和“毛大庆”,我听闻不多。
王石其实还是一直在思考“万科未来的发展”,但出彩的尝试的确不多,接班人的问题也需要认真考虑,可能是对职业经理人制度非常自信,但这是在没有严刑峻法、完善市场机制的中国,必须好好考虑。
“泡妞”系生活私隐,清官难断家务事,只要不违背一般的社会道德伦理,个人不予置评。
邮件发送时间:
2015-12-22 10:40:35 (星期二),学生A
学生A
英雄不问出处。如果这是一个鼓励“创新”的时代,那么政府做好自已的事儿,让市场去“折腾”呗。从老师的分析来看,你担心的其实正是政府失职的地方。
邮件发送时间:2015-12-22 17:00:50 (星期二)
唐老师:
如果是要建设市场主导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市场经济,那么,政府实在是大大的失职。正是这种失职,导致各种不公平,甚至各种奇葩。因此,从社会、市场整体效率出发,我们可能需要问一问出处,也不能随便瞎折腾。
邮件发送时间:
2015-12-22 10:40:35 (星期二),学生A
学生A
王石现在又想找华润,找中粮(从舆论宣传来看),不正是拉大旗,扯虎皮吗?更显得他的心虚,反而让姚老板站在了一个弱者的地位。
邮件发送时间:2015-12-22 17:00:50 (星期二)
唐老师:
一方面,类似于白衣骑士,可以有;
另一方面,姚老板可不弱,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也许更加隐秘。
邮件发送时间:
2015-12-22 10:40:35 (星期二),学生A
学生A
姚老板入主万科,真的会投机吗?失足妇女想从良,也要给人家一个机会呀。王石如果牛逼,可以二次创业呀,不一定非要在万科一棵树上吊死,给万科一个“可能”。
邮件发送时间:2015-12-22 17:00:50 (星期二)
唐老师:
从过往以及当下风格来看,出现“投机”的可能性比较高,不过,欢迎“失足妇女从良”,也期待王石“二次创业”,万科管理层已赚取超过70亿,二次创业已经有本钱了,同时也可以考验姚老板的诚意和成色。
邮件发送时间:
2015-12-21 20:31:14 (星期一),学生B
学生B
我虽然觉得姚的做法太偏激,运用杠杆收购,但是不能否认,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规则之一,在市场中就应该遵循自己的规则。
邮件发送时间:2015-12-21 22:18:41 (星期一)
唐老师:
杠杆收购本身作为收购的可行方法之一完全没有问题,因为收购方法的原因反对收购几乎没什么道理,是极其幼稚的。海外成熟市场的管理层收购大多是杠杆收购,执行者需要做的是控制风险,而监管者则需要关注其中可能的风险对其他投资者的潜在影响。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邮件发送时间:
2015-12-21 20:31:14 (星期一),学生B
学生B
至于谁是第一大股东对企业的发展的影响根本不是简简单单决定的,企业运营、管理层的影响也非常至于,并且,以企业发展而不遵守规则本就是一种可笑的说辞。
邮件发送时间:2015-12-21 22:18:41 (星期一)
唐老师:(即回答学生A邮件中的第(4)、(2)点)
(2)姚振华说“相信市场的力量”,在严刑峻法、市场机制较为完善的美国可以这么说,在政府主导的以关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中,不过是披着“市场”的外衣玩弄资本游戏而已;
(4)如果姚振华愿意安静、纯粹地做股东,个人觉得并无不妥。但是根据相关信息,姚振华的“想法”非常多,而中国的法制环境、市场机制、公司治理等尚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和制衡,这将导致姚振华入主之后可能损害其他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邮件发送时间:
2015-12-21 20:31:14 (星期一),学生B
学生B
如果说王石认为姚不合适,那他应该自己运用资本在市场上战胜姚,而不是现在发表反对言论的幼稚行为。企业的优胜劣汰就是这样,本就是无情的。
邮件发送时间:2015-12-21 22:18:41 (星期一)
唐老师:
在典型的市场经济中,其实王石没有资格说“姚不合适”万科,但可以代表说万科的管理层说不欢迎姚,这是王石目前言辞上比较大的漏洞。王石正在试图“自己运用资本在市场上战胜姚”,同时亦在发动舆论攻势争取中小股东对管理层的支持。
同意并支持“企业的优胜劣汰”。
(即回答学生A邮件中的第(1)点)
(1)姚振华的能力和经历主要在于资本运作和政商关系,而不在于实业经营和管理,个人不认为他可以将万科经营好、甚至经营得更好,这将导致资源错配,降低市场效率;
邮件发送时间:
2015-12-21 20:31:14 (星期一),学生B
学生B
较成熟的资本市场美国为例,险资收购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我认为不能因为险资收购就认为这种行为不道德,成为拒绝其成为第一大股东的理由。
邮件发送时间:2015-12-21 22:18:41 (星期一)
唐老师:
同意,资本本无所谓道德。我说“要想长远必靠人品”并非否认只一点,而是因为催动资本的是人以及人性,这需要道德。如果不是在某一时点或者平均意义上来说,道德对于公司是重要的,对人以及人性则更是如此。兼有资本和道德,方为长久之计。
你如何看待“万宝之争”的结局?
对于这场商业大戏中的多位主角,
你有怎样的评价?
从这一跌宕起伏的事件中,
你能读出哪些未来启示?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相关人物介绍
唐跃军
博士/副教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
研究方向:公司治理、战略管理
值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