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从西北工业大学MEM到东华大学MBA的追梦之路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从西北工业大学MEM到东华大学MBA的追梦之路> 正文
博雅汇MBA:从西北工业大学MEM到东华大学MBA的追梦之路
时间: 2022-06-09 22:08:16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1030

本人毕业至今10余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工程管理工作,从开始的施工员、资料员逐步成长为工程师和项目负责人。工作期间跟着不同的领导和同事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让自己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2018年国庆期间公司董事长来到项目进行慰问,而我当时在项目值班,公司领导结合我个人情况然后鼓励我读研究生继续深造,从那个时候开始,一个研究生梦在我脑海里开始生根(毕业那么久,而且第一学历是大专,虽然后来搞个本科证,但依旧没有考虑过研究生的事,感觉距离自己很遥远)。

随着2019年的到来,我开始准备考研事宜,进行百度、加QQ群咨询等,然后朦朦胧胧知道考哪些知识,需要买哪本书,然后在淘宝上(根据综合、销量排名)买了一套开始看书(不到200元)。此时依旧是4月底。后来因工作调动,一直到7月份才在新项目稳定下来,当时加入了一个QQ群(工程管理的备考群),在群主和管理员以及其他群友们帮助下,才搞明白了需要如何参加学校的提面,选择什么专业和学校,而且知道了管理类联考是相对简单的,主要有英语二和管综(数学+逻辑+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因本人从事的是工程项目管理,2019年的时候已33岁了,想着考个MEM(非全),且与从事的行业相符,提升下学历,这是最初的想法。

当时是报个班,具体时间是从9月份开始的,英语二是每天背单词,阅读2篇英语文章,提升自己的词汇量;后来做真题阅读的时候依旧很多单词不认识,然后对不懂的单词进行一一备注,方便后续复习,现在我的建议是买个翻译笔进行备注以节约时间。至于技巧方面,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关键词来判断;也有1-2个道题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排除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至于翻译依旧是和词汇量有关的,英语方面的大小作文,我是根据提供的模板进行背诵,然后进行练习和默写(一定要写,有时候写的时候单词容易写错,所以一定加强练习)。至于英语二的完形填空,我花的时候比较少,毕竟分数不重。备注:大小作文是最后一个月开始,有时间的话可以提前准备。

数学是每天进行视频听课、然后做题,夯实基础;我是把基础课前前后后看了三遍,才开始做真题,严格按考试时间来做题,对不懂的放在最后统一寻找答案。数学基础是关键,然后把稍微有点难度的题搞明白就可以了,至于个别难度很大的,我是选择性放弃。

因为是第一次备考,逻辑是第一次接触,当时报的是博雅汇的课程,挺有意思的。逻辑也听听视频,看老师如何解析的,寻找规律和技巧,并把逻辑的一些公式记牢固,逻辑题存在几个计算量较大,这个需要一定技巧才能快速做题,比如排除法,假设法等。当然了做题的时候一定按考试时间来做。我感觉逻辑学好了用处非常大(对于技术宅来说应该是脑子开窍了吧)。

接着是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论证有效性分析可以根据以前的真题以及参考书的格式来填写内容,针对需要论证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表述。个人建议是多下笔做做,包括格式以及每段论证的字数控制。对于论说文,我是按培训班提供的模板来进行书写,从个人-企业-社会,或者正方面进行分析,不管是递进式还是分分总模式,这个要根据题意来定。难点:审题一定要对,如果审题错误,那么得分就低,这个需要注意;至于书写的内容深度和评分等级,我是按平均分算(本人文笔自幼就差),个别文笔好的同学可以按王诚老师的标准来写。备注: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是最后一个月开始准备的,有时间的同学可以提前准备。

个人备考情况:因为多年没有学习了,第一次备考,底气不足,而且因为是大专毕业,后来进修了本科学历,也没有学位证书,部分学校要求有学位才能报名。因此我的情况对学校的选择有了一定的限制,经过群内前辈的推荐和领导的建议就报名了(211985院校)。由于因为白天工作比较忙,只能晚上学习,从晚上8点或9点开始到早上1点半。经过一段时间备考,感觉身体吃不消,就开始每天锻炼身体,晚饭后进行散散步或逛逛超市,有时候工作、学习太累了找个环境好的公园或湖看看风景散散心。同时呢感觉备考的时候容易饿,所以就买点吃的补补。每天中午午休30分钟,随着考试时间的到来,感觉压力是越来越大,特别是数学题感觉越来越难,逻辑反倒是越来越简单了。但是在群里和其他同学们一块相互鼓励和支持,最终坚持了下来,现在回想起来,这种相互扶持一同走过这段艰辛的岁月,相处下来,彼此之间也会产生深厚的友谊。就如一起上阵杀敌之将士一样,将来回忆起这一段日子,虽觉苦,却会觉得异常地珍贵和有意义!

在考试的时候,心情多少有点激动,时隔这么多年重返考场,天气虽然寒冷,但内心是热火的,最终顺利考试完毕。考试完毕后就调整状态,不和其他人核对分数或题之类。随后重新调整状态,继续工作和生活,由于一段时间的备考习惯,一时半会也闲不下来,就给自己找点事,或者继续看看书,背背单词之类的。

接着说下提面和复试及录取的事,开始是去西工大进行提面,也通过了面试(虽然当时比较紧张,好歹通过了,后面东华大学复试的时候就提前进行了复试模拟,最终自我感觉良好),后因为西工大分数线提高了,本人成绩虽然过了国家线但没有过学校线,所以就进行调剂。在调剂备选学校考虑211985 ,从职业规划和公司领导建议最终决定专业改为MBA,并对自己以往的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根据现状结合和自身情况对未来的规划做出了调整。经过和多个学校招生老师的沟通和对比,确定了东华大学,并参加了东华大学的复试,最后如愿以偿被录取。(从开始的成绩出来和博雅汇的老师沟通,一直到最后的录取,不管任何时候,咨询任何专业的问题,老师都耐心并及时回复,并详细给我讲解了专业方面的培养目标和相关的政策,所以说,这一路上从学校选择、备考等多个方面博雅汇老师算是没少“操心”我的事情。

学习心得方面:

毕业这么久重返校园,让我的心情比较激动,当踏入校园的那一刻心情感慨万分,曾经的付出都是值得,一路来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在校园里一边感受校园的氛围一边考虑着如何和同学们相处。当步入教室的时刻,同学们开心的打着招呼并引导着领书本,当在教室坐下的时刻感觉自己又变成了一个学生,在等待着老师的到来。

东华大学实施小班授课,我们班级25人,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最远的有四川、福建和河南,其他的在本地和周边城市。年龄结构以80后为主,每个同学都非常优秀,大家来自不同的行业,有一致的追求和目标。

第一学期有市场营销课,管理学,会计学,组织行为学和自然辩证法以及学校组织的工程伦理和拓展训练等。在重温学生生活的同时在思想方面得到了启发,比如对销售的了解从以前的不懂到现在对4P的认知,并回想起来这么多市场变化的情景,获得了很大的感触;管理学方面就容易理解多了,和日常工作有很多的关联,通过学习加深了认知和有新的认知;会计学方面则进行了知识的普及,让对会计有了重新认识;组织行为学则明白了有些事为什么这么做 ,为什么这样做能做到,而那样做是不行的。自然辩证法则少了从前的那种枯燥无味的感觉,多了一份哲学的思考(哈哈,可能有些同学感觉依旧枯燥)。工程伦理和学术规范让我们更加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坚守的原则、对待问题的不同看法和理解。上课时间很紧张 连续几天的课程从早上到晚上持续不断,除了快速理解和思考还得做笔记,下课后进行学习,使之能够学以致用。同时每天放学后,和同学们一块把酒言欢,畅谈人生和理想也是难能可得。特别在最后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大家一块合作完成分工又相互监督完善每个细节,通过不同的想法和交流完成了团队的合作,也加深了友谊。

考研呢,每个人都有不用的想法,有些是为了圆梦,有些是为了重新感受下校园生活,为了学习,为了结识新同学等等。当然了针对学习的具体心得需要每个人进行感悟,老师授课互动是一方面,平时还得多看看书,结合自己的职业和工作进行反思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结合我自己的情况,个人觉得最大的收获是,1、圆了考研梦、再次步入学生时代;2、通过那一段难熬的岁月证明了自己,只要努力,还是可以的;3、认识了一群同甘共苦的追梦人,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值得自己学习;4、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来自不同的行业,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5、通过学习,让自己明白了更多的道理,看待问题不再局限于技术层次和个人角度,知道看待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有不一样的结论;6、不仅学习了工程方面的知识,更是学习了财务、营销等其他自己尚未接触过的,从而让自己有了更多的思考。

本人文笔很差,语言组织也不好,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切身经历,给在职备考研究生的同学们一个参考。不管在任何岗位,任何年龄,我们的追求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追梦人,才是最可敬的,努力就有收获,加油,追梦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觉三生有幸事,相约东华如故人。非常感谢支持我和帮助我的人,我会把这份传承继续下去。

同时也向各位备考中的朋友们推荐博雅汇的课程,跟着专业的老师,加油往前冲就对了!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