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考研的日子所剩无几,相信也有少部分同学现在还在纠结“现在开始是否来得及”,我以自己亲身经历同各位未来的学弟学妹分享交流“临时抱佛脚”的经验。 工作五年渐感瓶颈的我,认为继续深造是一条破局之路。报考之后接踵而至的事项打乱延后了备考计划,我本已打算放弃前年的考研,但11月由于脚骨折休息,请假两周,便以碰运气的心态捡起课本开始准备复习。除去在公司加班的时间,实际复习只有11天。最后,我以初试分数208分被东华20级时尚MBA班录取。希望我以下分享的经验能对各位临阵冲刺党有所启发。 首先,时间紧迫一定要知道抓大放小,把握自己能拿的分数,不要再费劲去争取攻克难点,以突破国家线为第一要务。 其次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因为身边有朋友问我备考中要不要报辅导班,我的答案是要!其实也是因人而异吧,如果像我这样临时报考或者基础太差的我建议一定要报班,因为有专业的机构辅导真的会事半功倍,但是如果你是大神或者学霸,也可以选择自己学习。 如果已经大体复习一遍的同学,此刻应继续熟悉已会运用的公式、模板,找各大机构的押题卷来保持笔感、语感,英语底子一般的坚持每日的英语单词背诵,英语文章阅读。 如果像我一样是从头开始的,都不知道哪些是自己擅长、能掌握的,哪些不能,那么一定要抓紧时间,首先要做的是请假。我那11天基本保持每天学习10小时以上的节奏。要准备好以下几样事情: (1)删除自己的所有游戏、看视频软件、除工作需要以外的社交软件,杜绝自己放松的条件,除了吃饭睡觉都用来复习,进入战时状态。 (2)能请假的请假,能交给别人的工作就交给别人,防止其他事项的干扰。 (3)规划好时间,每天必须干完规定的事情。 (4)准备真题卷若干、手机下好题库、背单词APP。 (5)准备个笔记本。 然后说下我的具体安排,首先是每天把某背单词app刷到上限,大概是200多个单词,遇到第二遍看到记不住的就写下来,等app刷完再熟悉这些词,第二天也要熟悉,大概第三第四天的时候很痛苦,因为前面积压的很多不熟练的,每天可能实际要背300多个词。到第六天会开始轻松。 后面就是跟着博雅汇的课程,复习了数学,用了3天把所有课程看了一遍,复习了所有知识点,实际上考试内容不会超过高二的数学难度,大家不要自己吓自己。我数学底子还可以,基本复习一遍很多都能明白,有些公式忘了,找些真题练练就好。看完一遍就能知道自己数学哪些是会的,哪些是要花大力气的,我选择放弃了部分排列组合的题目,我当时就没有学好,其他的就是一些基础公式要记住,考试时再从零推起是没有时间的。比如下面这个平均数的大小关系就要死记,同时要用自己容易记的方式,进入考场直接写在草稿纸上,要用直接按着样式套就行。其他的几何公式、曲线公式就量力而为。 然后说说逻辑,跟了老师的视频讲解后,有一点启发,但迫于时间压力,从真题入手后,发现大部分的题其实靠着文字功底就能解决,备考MBA的考生都有一定文档处理、商业谈判的工作经验,要将锱铢必较的精神发扬到逻辑题上面,相信大家很快能找到正确答案,如果难以找的,该放弃就放弃,我们的时间已经来不及熟悉每个逻辑的知识点。 下面说写作,在中文写作方面,准备范文基本时间是不允许的,自己草拟大纲,什么部分写什么,心中有所准备,同时翻看一下自己及各同事的年度工作总结(特别是秘书处的),回顾一下项目,需要知道,MBA核心考核的还是工商管理,是源于企业经营的问题,可以与过去的工作结合去发挥,写自己有经历的东西总是思如泉涌,下笔有神。 在英文写作方面,有模板套路可寻,熟悉模板语句,整理一两篇范文出来。每天英语阅读也要坚持,保持语感,很多文章不需要看懂它全文在说什么也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临时备考是艰难吃力的,但既然前期不好好努力总是要付出代价。在复习觉得累的时候不要去休闲,而是换个科目继续复习也能转换心态,如单词背累了就刷刷数学题,公式背累了就写写语文大纲。冲刺时可能无数次会怀疑自己是否能来得及,请不要浪费时间考虑这些,上就对了,考得好与不好都是对自己这阶段努力的交待。祝愿大家都能够金榜题名,心想事成。 最后想说备考中很感谢博雅汇的老师和同学们,在最后的关头一直给我希望,帮我稳住心态。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加油!我行你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