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我真诚的希望,看过这篇文章后,你们能够从这里找到一点属于自己的力量。
个人背景:
工作十多年,接近学渣,海外多年,与国内的高等教育脱离的距离,就和古人穿越到现代的距离一样远。
当初报考的动机是什么呢?疫情加速了自己无力感的爆发,我只是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我并不确定MBA能给我带来多少正向的转变,但我知道,如果什么都不做,我只能成为被海浪拍到沙滩上的一条鱼,干瘪,且咸。
备考选择与时间:
当初正值十一国庆,我十分清楚靠纯靠自己去咣咣咣考下一个MBA,那还是洗洗睡吧的我,通过大工朋友拿到了博雅汇老师的电话,没想太多就打了过去,开始了这趟旅程。
我的准备时间并不多,先不要说已经错过了相当重要的基础班课程,就连系统班也落下了不少。满打满算还有三个月,我需要做的其实已经很清楚的在那里摆着了:硬着头皮先从头补系统班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硬缺陷的话就回去看对应的基础班课,如此反复,直到跟上实时的系统班。记得没错的话,在十一月初的时候我正式追赶上了大家的进度。
顺便说一下,当时我是无业的状态。再顺便说一下,这完全不是优势:作为一个属于社会的人,无业的恐惧和焦灼的心理,时时刻刻在我耳边叫嚣。每天我能拿出来学习的极限有效时间,其实只有3到4个小时,把这些时间拆拆分分,左右挪腾一下,你看,刚刚好是从现在开始的每天不到一小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主流的脑科学研究,基本指向一个事实:同样的内容,拿出一整块儿时间学习的效果,和分散成很多小块儿学习的效果相差甚远。不论是理解深度还是记忆牢度,都是分散学习更优。嘿,说你呢,等啥呢。
以下是我的各科学习经验以及最后一周的安排:
数学学习:虽然知识本身已经忘光了,但是留下来的思维模式还在,这就是所谓的留得青山在,到时候现场砍柴了。在这里说一句,博雅汇的教数学的老师是我高中毕业之后见过的最好的卖柴火的人哈哈哈。不论是基础的知识点,还是进阶的应试和应用,以及最高级的不会就科学的蒙,他都能够以最生动的方式呈现给你。没错,解题的思路可以有千万种,但是研究了无数年以最优方式解题。老师的话,请同学们一定要听。不论从实际出发,还是从道义上讲,他都是最想让你高分的人。所以,可以和他争论,但最后基本还是得乖乖按照他的路子来,因为他的方法一定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法。
逻辑学习:这个得好好说说。如果大学学过逻辑的人,请受我膜拜一下,你是大拇手指!十一的逻辑集训课,深切的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每个字都能看懂,但是连起来就怎么都不懂。但是呢,我并没有奢侈的条件能够先去搞懂逻辑,再去做对题,明显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就这么干:抛去对它的敌意与幻想,只把它当作机械的题目。
令人惊喜的是,当我能模拟出题者的视角,而不抱着做题人的心态去面对它时,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题目,瞬间退化成了一个个披着迷彩外衣的公式。是的,这里的诀窍就在与博雅汇的老师:他会告诉你公式是什么啊!完全按照老师给的公式和思路来,冗长的谜题最终成为了挥之即去的水汽,一吹就没了。从一开始的只能做对几题,到最后的应该只错了几题,你品。
追加一下,最令人惊喜的是,现在考试过去半年了,但是老师的逻辑对本人的深远影响远远没有结束,因为现在生活中工作中我都能够轻易的直击到别人的逻辑谬误,并且加以学习和体会,让自己少给自己挖坑(笑)。
语文学习:本质上是多年文学素养和逻辑常识的结合体。如果文学功底好,恭喜你,大优,只要好好总结常出现的逻辑错误就好;如果文学功底嗯。。没关系啊,只要好好总结常出现的逻辑错误就好!这一科要认真对待,确保练习中和考试中是能好好写完的,但不要过于纠结,毕竟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英语学习:这一科目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因为本身对我来讲是接近母语,所以我能做的主要在于好好的听老师的话,记住常出现的几种题型以及相应的解答方式,能多拿分就尽量多拿。
非常重要的话题:最后一周收官
(1)请一周的假,如果可以的话。
(2)每天早上6到7点准时起来,吃饭喝水,能量够,代谢够,但又别喝多,没时间去厕所的。
(3)每天8点半准时开始做一套往届真题,就像在考场一样。我们要达到的是,正规考试时间内,我们能够反应最灵敏,下笔如有神。
(4)每天早睡,能够睡够睡好。
做到了这几条,你的身体就不可避免的短暂训练出了考试体质,从生物钟的角度站到了考试高地。因为真题无法预测,但底层逻辑早就明明白白的抛给你看了,就是你会从博雅汇老师这里学到的林林总总。而你的任务也很纯粹,不是每道题都会,都懂,而是每道题都尽可能快和准确的得到最可能答案。不会?绕进去了?两个答案彼此形成了囚徒困境了?不要紧,那就放开它让它走,像个没有感情的输出机器一样,用最无情的方式懵一个,然后继续。再万全的准备,也无法确保一切顺风顺水;但是在一个本不需要纠结的点上,不同的取舍,将会造就一连串的多米诺蔓延,拉开你和别人的差距。
战略上重视它,战术上藐视它,说得就是这么一回事儿。
最后:
出分的时候,真心希望你能够享受那个瞬间,并且感谢自己在过去这段时间的努力,以及成长。分数只是一个表象,更重要的是你捡回来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毕竟,路还很长不是吗。
以上,临表涕零,送给自己和你们。送给自己,算是借着机会好好总结一下那段时间的苦与甜;送给你们,是希望哪怕一丁点儿也好,你们能够拿到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一个心态,一丝力量。
谢谢博雅汇的各位老师。咱们星辰大海见。希望备考中的你们也要加油哦!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